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政治生态与地方发展的辩证关系,折射出净化政治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是一场推动企业转变风气、激活发展状态、提升治理效能、强化资产监管、推动发展进步的自我革命,对于推动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进而保障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站位,清醒认识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是 ……略…… 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良性循环,进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释放市场活力和增长潜力,以良好的政治生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正视问题,切实提升做好当前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的紧迫性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惩_有企业领域腐败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近年来企业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看,国企领域腐败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从管理方式看,外部监督乏力,存在监管盲区。体现在国企管理多层化,如省属企业有一级二级三级企业甚至更多层级,导致监管力度递减,压力传导递减,责任落实递减甚至失灵。二是从涉案主体看,重要岗位权力集中,存在监管死角。特别是企业的“一把手”处于权力绝对支配地位,如果缺少监督制约,很容易成为“一霸手”,产生腐败问题。三是从违纪内容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易发多发,存在监管隐患。破法首先从破纪开始,被通报处分的人员中,大多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现象普遍存在,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不法商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围猎”行为密集。四是从作案方式看,国企腐败具有高度隐蔽性,存在监管空白。多以“合法”外衣掩饰违法行为,利用国企经营特点违纪违法成为查处难点。五是从表现形式看,“靠企吃企”易发多发。梳理近年来被查处的国有企业“靠企吃企”案例发现,“靠企吃企”往往是利用国有企业独特优势,利用职权通过高价购买、暗收回扣等方式,大搞利益输送,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六是违法呈现低层级“微腐败”趋势。“微腐败”往往“事情小影响大”“金额小破坏大”。如在经营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对客户的无原则让利行为,如合同未执行完毕货款提前全部结清的行为,对企业经营环境有较大影响,危害较大。
三、聚力攻坚,不断强化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维护好国有企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针对“一把手”无视制度、架空班子问题“戴紧箍”。结合国资国企系统出现的问题,大多是“一把手”出了问题,根源在于党的组织原则遭到破坏。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要进一步加强“一把手”监督,读懂“严管就是厚爱”的深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规范、用制度管人,让“一把手”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二)针对“监管盲区”廉政风险“打补丁”。聚焦抓早抓小,做到“五抓好五预防”。抓好“数据”预防,完善廉政档案“数据库”,把准选人用人廉洁关。抓好“双责”预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企业党员干部既要抓经营管理,又要抓党风廉政建设;既要管好自己,又要监督他人。抓好“程序”预防,防范因程序漏洞而出现的各种廉政风险。抓好“机制”预防,对一些权力集中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建立权力运行中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模式。抓好“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