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极端重要性。那么如何将上级的指示要求落实到一线、执行到末端,高标准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呢?我认为,可以从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3个方面理解把握。
一、不忘初心,切实认清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是把党的领导落到基层的有力保证。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认识到位,绝不能混同一般工作,看轻了、抓虚了。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是我党一脉相承的政治优势。回顾党的建设发展历程,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党管党员、党管干部贯穿始终、紧抓不放。在战火纷飞中奠基。1927年9月,毛主席组织“三湾改编”,整顿干部队伍,建立的党的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形成了党管干部的雏形;1929年12月,古田会议提出了“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从制度层面对党管党员、党管干部作出了具体规范;1941年到1945年,全党全军开展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就是改造党员干部的思想;1945年6月,党的七大又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写入《党章》,要求以此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在执政兴国中发展。1951年至1954年,党中央集中3年开展整顿党的基层组织运动,纯洁党的队伍;1962年1月21日,中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纪要》强调,“管理党员和管理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1983年至1987年,在全党范围内自上而下分批分期全面整党;之后,全党又先后组织了“三讲”(讲 ……略…… 于党员本人素质低,忽视了对党组织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反思反查,没有真正担起管理教育之责。
二是素质能力弱,不善管。受培养渠道的制约,少数基层一线的单位书记队伍年纪轻、成份新、履历单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教育管理党员上普遍缺少经验和招法。有的单纯依靠行政身份去管,陷入了“职务高的管职务低的”“年龄大的管年龄小的”“党龄长的管党龄短的”“脾气大的管脾气小的”死循环;有的过分信奉所谓的“感情”,靠“拉关系”“讲义气”笼络人心,靠感情牵线、利益交换实施管理,出现了庸俗化倾向;有的对党员的思想特点、行动规律摸不清、吃不准,教育管理“一刀切”“一锅煮”,难以达到目的、见到成效。
三是制度落实软,不真管。制度规定是教育管理党员干部最有力的武器,但落实乏力的问题在一些单位并不鲜见。有的对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基本内容、原则要求不了解,对组织生活制度的程序、方法、标准不熟悉,想靠制度抓管理却心中没底、手上没招;有的对党课教育、思想汇报、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预防式的管理手段看得不重、抓得不紧,习惯“后发制人”“杀鸡儆猴”,没出事就不闻不问,一出事就上纲上线,始终在当“消防员”;有的碰到发生在党员干部身上的棘手问题,就推拖、躲绕,规避自身职责义务,上交矛盾问题,“不敢亮自己的剑,只想借上级的刀”。
四是自身形象差,不敢管。分析感到,一些单位之所以管不好党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正副书记自身不过硬、形象差,教育缺底气、管理难硬气。有的履职能力与岗位要求差距大,不注重学习提高,党内教育讲不硬道理、平时工作立不起标杆、遇到难题拿不出对策,在群众心里没地位。有的自律不严、作风松散,不模范表率。更有甚者,极个别党员还因收了“好处”、被抓住了“把柄”,在部属面前没威信。试问这种“台上讲得明白、台下做得糊涂,人前装得挺像、人后做得走样”的正副书记,怎么能把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抓得下去、硬得起来?
三、精准施策,切实增强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管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和纪律等方面,虽然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但方法和规律还是有章可循。
(一)固本培元,提振“精气神”。一要扭住教育重点。要紧盯创新理论武装,落实好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党的创新理论前进一步,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灌注就跟进一步。要突出抓好党性教育,学好党章党规、初心使命、党史国史,紧盯错误观点、_思潮、网上y情的欺骗迷惑,采取案例教学、宣讲辅导、正反辩论、观点解析,划清重大界限,廓清思想迷雾,在思想交锋辨析中坚定立场。要常态抓好纪律教育,正副书记要带头上纪律党课,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违规违纪通报,组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开展好“党纪法规大家谈、典型案例悟人生”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违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的道理,自觉把法纪刻印在心。二要深化教育效果。要强化针对性,结合当前正在干的重点事、单位发生的新鲜事、党员生疑的挠头事、需要纠治的糊涂事,确定好教育主题、设置好教育内容,坚持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道理管住歪道理,确保能够解决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问题。要增强时代性,坚决克服当前一些单位“一份教案用十年、一套党课传‘三代’”的问题,用好“一堂好课”、“共产党员”网等优质资源,创新党课形式,提高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经常性,读书学习成果要贴出去,人人传阅;理论成绩要晒出来,张榜公示;体会交流要上讲台,打分排名;让各类评比热起来,切实在党员队伍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要突出实践锤炼。无论是平时工作还是重大活动,乃至突发事件,党员身先士卒、带动引领,都将给我们开展工作、完成工作带来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我们就是要在遇到急难险重工作中,组织党员冲锋在前、迎难而上,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先锋作用,提升政治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从严从实,立起“铁规矩”。一要严明纪律规矩。反观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往往都是从不守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对此,既要用好纪律标尺,也要用好组织手段。一方面,对违规违纪党员干部,坚持从严执纪、露头就打、形成震慑,实现惩处一个警醒一片的目的;另一方面,对尚未触碰红线,但在岗不履职、在位不尽责的党员干部,也要用好限期改正、党内问责以及组织调整等处置手段,及时遏制、坚决杜绝“消极怠工”思想行为蔓延。在从严从紧处理违规违纪行为、维护纪律规矩严肃性权威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事前监管。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党员干部党内生活锻炼,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咬耳、常扯袖、常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二要严格落实制度。古人说,“大智者治典,中智者治事,小智者治人”,是说管理的最高智慧是用规章制度抓管理。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首先要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落实组织生活的过程本身就是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过程。其次要严格考评讲评制度,以党员干部大会形式,定期对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讲评,通过大张旗鼓的表扬,旗帜鲜明的批评,激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情。最后要严格落实,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不做选择,全领域、全时空、全员额落实,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言行。三要敢于坚持原则。党组织如果缺乏原则、不敢正面交锋、不能针锋相对,教育管理就会缺乏实效。作为书记、副书记,就是要始终坚持原则,对上级敢于客观指出问题,不能装聋作哑;对下级要敢于大胆管理,不搞庸俗关系;对同级要经常交心通气,不能“独善其身”。
(三)多维联动,奏好“交响乐”。一要依靠组织管。依靠党支部集体力量管党员干部,主要有3种途径:①依靠支部党员大会管,定期听取支部管党员干部的情况汇报,研究提出意见措施,对党员干部进行讲评,讨论提出对党员干部的奖惩意见等;②依靠支委会管,经常分析党员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纪律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对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帮助其查找原因,认清危害,及时纠正;③依靠党小组管,督促党员干部按时汇报思想,及时发现和指出党员干部的缺点不足。要从议题设置、过程控制、会场秩序等方面改进会议的组织形式,做好引导发言,形成严肃活泼、畅所欲言、人人平等的会议氛围,引导大家多讲真话、多讲实话、多讲掏心窝子的话,防止过于死板,把组织会开成行政会;要教育党员见人见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在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总结讲话
- 下一篇: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部署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