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关于进一步强化乡镇消防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5-02-26 21:07:31 妙笔智库

   一、当前乡镇存在的消防风险

  对全市近5年来火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乡镇火灾占火灾总起数的比例较大,当前乡镇消防安全高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九小场所”、城中村和出租屋、集贸市场、校外托管等4类场所:

  (一)小场所火灾高发频发,隐患突出。通过调研和消防监督检查发现,“小场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违规住人现象普遍。前店后宿,楼上住人、楼下经营以及阁楼(夹层)违规住人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泡沫夹芯彩钢板房数量突出,主要是一些私人小型加工企业、村民自建房采用易燃泡沫彩钢板搭建,并作为公共营业性、人员住宿和生产加工使用。安全通道不畅通。业主普遍消防安全意识差,疏散通道堆积杂物,大部分需按标准设置第二安全出口的“九小场所”未设置,外窗、阳台上设置金属防盗网,逃生和救援困难。消防器材配置不到位。部分场所未按要求配置消防器材,现有器材也大部分过期或损坏,未能在第一时间发挥扑救初起火灾作用。用电私拉乱接严重。电气线路随意拉接,使用不规范,未采取防火保护,单只插线板上串联多个用电设备,存在用电隐患。

  (二)城中村、出租屋火灾高发多发,火灾风险高。该类区域和场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出租屋“三合一”现象普遍,易造成群死群伤。出租屋建筑多为村民宅基地建筑,彩钢板加层现象普遍,管理使用混乱,特别是在城中村和城市边缘的农 ……略…… 网格员还是兼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规定的法定消防工作职责难以落到实处,火灾隐患积少成多,稍不注意,极易造成“小火亡人”火灾事故,这是农村火灾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各乡镇急需成立专门的消防组织机构。

  (二)乡镇消防监管和应急救援十分不便。目前,除城区街道以外,大部分乡镇距离城区消防救援机构较远。监督管理一个单位场所往往需要来回几次检查、复查、督改、查处,需耗费大量警li、财力。同时,由于大部分道路狭窄,路途较远,城区专职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后,极易错过最佳救援时间,小火变成大火,一般事故变成较大、重大事故,消防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十分不便,同时也给消防救援队伍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未有效落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省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定,乡镇(街道)要依法履行相关消防工作职责,检查发现,大部分乡镇(街道)、村(社)由于无专门人员、专门机构,消防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实到位,基层末端火灾防控和消防责任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农村大部分群众接受新媒介传播的消防知识少,存在随意丢弃烟头、烧炕和烧荒等行为。同时,农村是集中宣传无法触及的盲区,相当多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缺乏火灾预防常识。此外,乡镇、村(社)作为主要消防宣传实施者,由于无专门消防组织机构,消防宣传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三、乡镇消防工作建议

  (一)出台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方法。结合实际,出台市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方法,列出县(区)政府、乡镇(街办)、行业部门消防安全“责任清单”,特别要将乡镇(街办)消防组织机构建设纳入实施办法,切实推动乡镇和农村消防工作发展。

  (二)加强乡镇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农村消防形势和乡镇安全工作管理机制,成立乡镇消防工作站(所),切实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发展,打通基层末端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1.机构编制。由党委编制部门下发机构编制文件,挂牌成立消防工作站(所)。也可以依托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或政府专职消防队等内设机构,加挂消防工作站(所)牌子。同时,要细化明确消防工作站(所)职责任务。乡镇(街道)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消防工作站(所)。

  2.人员组成。由乡镇班子成员兼任站(所)长,由3~5人组成,可采取调剂、编制下沉、安排公益性岗位、招录专职消防网格员等模式,也可以将乡镇(街道)原消防专(兼)职网格员、消防专干、派出所消防民警、综合执法队、派驻消防文员纳入消防工作站(所),明确消防工作站(所)人员数量和工作职责。

  3.日常管理。由乡镇(街道)负责消防工作站(所)建设和日常管理,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业务指导和考核。建立工作例会、学习培训、消防检查、隐患移交、督办考核等日常运行机制。

  4.执法权限。经法制部门审核,政府同意,结合实际,消防救援大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涉及的警告和部分消防行政处罚事项,委托乡镇开展消防执法工作,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和“责任清晰、管理精细、治理常态”的基层治理体系。

  5.工作职责。履行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能,发挥综合监管作用,负责统筹协调基层行业站(所)、公安派出所、社区网格等力量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具体承担定期对辖区消防安全形势进行研判,结合辖区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适时提请乡镇(街道)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督促火灾隐患整改;对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的个体工商户等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抽查;指导村(居)民委员会、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制定并落实防火公约,定期开展消防宣传培训等活动。

  6.经费保障。有乡镇专职消防队的,日常业务经费列入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保障;无乡镇专职队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消防网格员实施津补贴制度,每月消防救援大队根据工作绩效情况发放津补贴。也可以由消防救援大队、乡镇共同考核后,由乡镇按照工作绩效情况发放。

  (三)加强农村消防规划编制和实施

  统筹乡村各项工作,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一并推进实施,消除农村消防安全建设空白。

  1.加强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平安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方案,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老旧电线与村镇水利、通信、农电和道路建设与改造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结合起来,与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乡镇主要街道全部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标准建设市政消火栓,满足就近、便捷保障灭火救援的实战需要。充分利用农村水塔等用水设施,安装消防水带接口,因地制宜,设置简易消防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