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防汛备汛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2025-04-10 09:11:53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专题会议,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感,全力以赴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刚才,XX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省防汛备汛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有关市直部门和区县(市)分别作了汇报,与会同志发表了意见建议,我都赞成。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以如履薄冰的清醒扛牢政治责任,坚决筑牢思想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面。"面对防汛备汛这场硬仗,全市上下必须把思想之弦绷得紧而又紧,从"三个维度"深刻认识、从"三个高度"系统把握,坚决打好防汛备汛思想主动战。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政治大考,考验的是忠诚担当的成色。防汛救灾从来不是简单的业务工作,而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逢汛期都亲赴一线指挥调度,在长江流域抗洪时强调"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郑州"7·20"特大暴雨后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些重要指示饱含着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彰显着中国共 ……略…… ”字当先、“预”字为要、“实”字托底,以“绣花功夫”抓细节,以“雷霆手段”补短板,推动防汛体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跃升,从“物理加固”向“能力重构”蝶变,全力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防御体系。

  一是要下好科学防控“先手棋”,打造智慧防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防汛工作必须向科技要战斗力、向机制要保障力,做到“三个转变”:要推动监测预警向“精准制导”转变。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技术赋能”,构建“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网络。在“天”上,强化卫星遥感、气象雷达对强降雨云团的动态追踪;在“空”中,利用无人机对重点堤防、山洪沟谷开展三维建模;在“地”面,加密布设智能雨量站、水位监测桩等物联设备;在“水”下,试点安装声呐探测仪实时监控堤防渗漏。推动预警信息发布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对高风险区域实行“红橙黄蓝”四色靶向预警,建立“预警—叫应—反馈”闭环,确保预警到村、到户、到人。要推动指挥体系向“高效穿透”转变。防汛指挥最忌“九龙治水”,必须打破“数据孤岛”,构建“一网统管”智慧中枢。整合水利、气象、交通、电力等12个部门数据资源,打造防汛指挥“超级大脑”,实时生成风险热力图、物资分布图、兵力调度图。坚持“扁平化指挥、模块化作战”,在重点流域设立前线指挥部,建立“专家研判—领导决策—一线执行”三级响应链,做到“前方急需什么、后方就保障什么,基层遇到什么难题、机关就解决什么难题”。要推动工程治理向“韧性适配”转变。坚持“治当下”与“谋长远”相结合,既打好应急度汛“保卫战”,又打好基础设施“升级战”。对未达标堤防采取“固基+加高+防渗”综合整治,在病险水库推行“一库一策”除险加固,对城市易涝区实施“海绵城市+管网改造+调蓄池”系统治理。特别要聚焦地下空间防汛短板,在地铁站点、地下车库等关键部位安装“智能挡水板+水位感应器+自动排水泵”三位一体防护装置,构建“15分钟应急封堵圈”。

  二是要打好隐患整治“攻坚战”,织密全域防御安全网。隐患就是事故,排查整治必须坚持“零容忍、全覆盖、重实效”。要发扬斗争精神,做到“三个决不”:决不让风险隐患“击鼓传花”,决不给形式主义“留暗门”,决不让历史教训“重蹈覆辙”。要以“显微镜”查问题,做到排查无死角。开展防汛隐患“清零行动”,落实“三查机制”:专业队伍“拉网查”,对堤防险段、水库闸门、地质灾害点进行专业“体检”;基层干部“日常查”,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群众参与“监督查”,开通隐患“随手拍”举报平台,形成全民查险格局。建立隐患整改“三色管理”台账,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实行“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要以“手术刀”祛病灶,做到整治无遗漏。坚持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对江河堤防险段,采取“固脚护坡+防渗灌浆+抛石固基”组合疗法;对山洪地质灾害点,推广“抗滑桩+格构梁+截排水沟”工程治理;对城市内涝黑点,实施“管网扩容+雨污分流+智能排涝”综合手术。特别要警惕“小隐患酿大灾”,对切坡建房户落实“坡顶截水—坡面防护—坡脚支挡”三道防线,对下穿隧道执行“积水超30厘米立即封闭”刚性标准。要以“铁栅栏”防反弹,做到监管无盲区。建立隐患治理“三个一”长效机制:每月一次“回头看”,防止整改问题反弹;每季一次“交叉查”,打破地域界限互检互促;每年一次“综合评”,将整改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对因整治不力导致险情扩大的,实行“责任倒查—案例曝光—制度补漏”三步追责,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三是要练好应急准备“组合拳”,锻造敢打必胜硬实力。防汛救灾是与时间赛跑、与灾害较量的生死之战,必须把“备”的文章做足、“救”的能力做强,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要突出力量建设,构建“三位一体”作战体系。坚持“专业力量打头阵、群众力量筑根基、支援力量保托底”:建强防汛抢险“尖刀连”,整合消防救援、水利工程、电力抢修等专业队伍,开展“水下抢险、堤防堵漏、孤岛救援”专攻精练;壮大群防群治“主力军”,以党员为骨干组建村级应急突击队,落实“每公里堤防不少于5人巡查”;用好军地联动“预备队”,完善与驻军部队、武警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兵力随时投送。要突出物资保障,打造“平战结合”储备体系。按照“分散储备与集中调配互补、传统装备与智能设备并重”原则,构建“1+N”物资储备网(1个市级中心库+N个区域分库)。在传统物资上,足额储备砂石料、编织袋等“老三样”;在新型装备上,增配水上救援机器人、大功率龙吸水、应急动力舟桥等“高精尖”;在运输投送上,落实直升机吊运、冲锋舟运送、无人机空投“三维通道”,确保物资“储得足、调得快、用得上”。要突出实战能力,完善“全真模拟”训练体系。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开展“三练三提”行动:练指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