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市学习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交流会上的发言

2025-04-15 07:52:13 妙笔智库

   大家好,《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x-2028年)》的出台,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对于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深远意义。结合XX市国资国企系统实际,当前我们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国资国企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经营业绩、轻党员素质提升的现象。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完成生产经营指标,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投入大、见效慢,对企业的直接贡献不明显,因此在资源分配上,给予党员教育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有限。例如,部分企业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党建工作经费占比较小,其中用于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导致一些培训计划因资金短缺无法实施。这种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忽视,还体现在党组织负责人对培训工作的参与度不高。一些党组织书记没有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很少亲自过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更没有积极参与到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师资邀请等关键环节中。在他们的影响下,企业党员对教育培训工作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将培训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只是被动地应付,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党员教育培训内 ……略…… 文,没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党员们听得一知半解,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的内涵和实质。二是线上培训效果不佳。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国资国企也积极开展线上党员教育培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线上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线上培训平台功能不完善,存在卡顿、掉线、视频画质不清等技术问题,影响了党员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线上培训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很多只是将线下的讲授式课程简单搬到线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发出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课程。此外,线上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党员们是否认真学习、学习时长是否达标等难以准确掌握,导致部分党员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只是挂着课程而不认真学习。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是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党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但目前XX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教育培训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一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缺乏与国资国企业务相关的专业实践教学场所,导致党员们在实践教学中无法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景,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活动组织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详细的教学计划,实践过程中指导不到位,党员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影响了他们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一是师资来源渠道单一。目前,XX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的师资主要依赖于外部党校、高校的教师以及上级党组织选派的专家学者,内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外部师资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他们对国资国企的实际工作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而内部师资匮乏,使得企业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秀做法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党员们。此外,单一的师资来源渠道也限制了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二是师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外部师资还是内部师资,都存在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外部教师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缺乏对国资国企行业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在讲解企业相关内容时,往往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而内部师资大多是从企业内部选拔出来的业务骨干或党务工作者,他们虽然熟悉企业实际情况,但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缺乏专业培训,教学水平有限,难以将丰富的实践经验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党员们。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师资培训和考核机制,部分师资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及时,知识结构老化,无法满足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需求。三是师资激励机制不完善。完善的师资激励机制是提高师资队伍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在XX市国资国企系统中,师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外部师资,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他们的教学效果好坏对其个人利益影响不大,导致部分外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责任心,敷衍了事。对于内部师资,在参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如教学工作量认定、绩效奖励、职业发展晋升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内部师资参与培训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推诿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党员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一是考核内容不全面。当前,对国资国企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考核,往往侧重于对党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通过考试、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检验党员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培训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理解。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党员实际能力提升、思想作风转变以及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考核。例如,没有考核党员是否将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是否通过培训增强了服务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为企业员工和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是否在企业的重点项目、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这种不全面的考核内容,无法准确反映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引导党员将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行动。二是考核方式单一。在考核方式上,主要以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书面形式为主,缺乏多样化的考核手段。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党员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书面考试无法全面考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表现,对于一些难以通过书面形式体现的能力和素质,如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此外,考核过程中缺乏对党员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评估,只注重最终的考试成绩,无法及时发现党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无法对培训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改进。三是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即使进行了考核评估,但考核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考核结果与党员的奖惩、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够紧密,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在教育培训中表现优秀、考核成绩突出的党员,没有给予足够的奖励和表彰,无法激发其他党员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党员,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补考、重新培训、诫勉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