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显著,“三资”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雷霆万钧的力度推进各项工作,在摸清家底、规范管理、维护权益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根基。
(一)清产核资全面覆盖,家底底数更加清晰。通过拉网式清查,全面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清查村级集体资金亿元,核实固定资产亿元,确权登记资源性资产万亩,纠正账实不符问题个,新增纳入监管资产XX亿元。例如,XXX县通过核查528份村集体经济合同,收回拖欠租金131.61万元,清退违规资金47.75万元;XXX市规范合同5.9万份,涉及金额62.8亿元,收回土地4.1万亩、资产1.7亿元。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了“三资”数据实时更新、全程可溯,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略…… 资产资源动态管理滞后,台账登记信息失真,财务会计信息不完整;XXX县存在资产管理重建设轻监管现象,部分公用资产建后登记造册不及时,后期维护不到位。此外,一些村集体资源发包合同缺失或超期,如口头协议承包土地、租赁期限过长等,导致资源流失风险较高。
(二)管理不规范问题较为普遍,制度执行刚性不足。财务收支不规范、合同签订不严谨等问题屡禁不止。一是资金使用随意性大,白条入账、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等现象仍有发生。XXX县发现资金管理问题34件,涉及金额47.75万元;县存在往来账未及时清理、大额现金支付等问题。二是资产资源处置程序不严格,部分村集体资产发包未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存在暗箱操作、低价处置等问题。县乡陈家湾村未按规定处置村集体门面和柑橘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市县棋盘垴村原书记违规处置集体土地,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三是合同管理混乱,部分合同条款不明确、权利义务不对等,甚至存在虚假合同、无效合同。XXX市整改问题合同5.6万份,向纪委监委移交线索183条;XXX县核查发现不规范合同98份,涉及金额1322.04万元。
(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时有发生,基层腐败不容忽视。少数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三资”管理中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一是贪污挪用集体资金。如市县西营镇原四级主任科员套取村集体资金102万余元据为己有;市区固驿村原书记侵占征地补偿款205万余元。二是违规处置资产资源。市县南王村原主任擅自出售村集体土方和卵石,获利22万余元;市县社里村原书记弄虚作假套取征地补偿款29万余元。三是优亲厚友、截留惠民资金。区镇白马溪村挪用村民医保补贴8400元用于村委会开支;市市夏家村党总支书记虚构工程套取资金9万余元。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深挖细查、严肃处理。
(四)监督合力尚未形成,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三资”监管涉及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监管“碎片化”“盲区化”。例如,XXX县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现象,建议由一个部门统一牵头优化监管职能;XXX县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分,成员缺乏财务知识,监督流于形式。此外,部分地区对“三资”管理的宣传教育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社会监督渠道不畅,未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聚焦重点难点,推动“三资”管理提质增效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一)深化清查核实,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前期清查结果进行全面复核,重点核查资产资源权属、合同履行情况、债权债务等,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对新增资产资源及时登记入账,对已核销资产严格履行民主程序,防止资产流失。二是加强动态监管。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完善“三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实现资产资源处置、财务收支等信息实时上传、全程留痕。建立预警机制,对合同到期、资产闲置、债务逾期等情况及时提醒,提升监管精准度。三是强化档案管理。规范“三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合同、台账、会议记录等资料完整齐全,为后续管理和审计提供依据。
(二)健全制度机制,规范管理流程。一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村财乡管”“组账村代管”制度,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全面推行非现金结算和村务卡制度,杜绝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问题。加强村级财务审计,重点关注专项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二是规范资产资源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出让等,必须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台账,对到期合同及时续签或收回,对违约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专项审计,形成监管合力。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国企党委一季度思想政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