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正式就任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一职。这既是组织的信任与重托,更是全县人民的期待与厚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我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经开区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履新表态发言。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以绝对忠诚扛起时代使命
作为经开区发展的“一线总指挥”,我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一是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开发区改革发展的系列指示要求,以理论清醒确保政治坚定。二是知行合一践行“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经开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在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中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政策导向,确保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经开区落地生根。三是全面从严夯实党建根基。以“党建 ……略…… 将以“三改联动”为突破口,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系统性重构,奋力闯出一条内涵式发展新路。
一是深化_机制改革,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重塑治理体系。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不是简单的职能调整,而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治理革命。我们将通过“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将教育、医疗、民政等12大类社会事务平稳移交属地街道,让管委会轻装上阵;第二步实施“大部门制”改革,将原有18个内设机构整合为“五部一局”,即党政综合部、经济发展部、投资促进部、建设管理局、财政金融局和行政审批局,实现“一个部门管招商、一枚印章管审批”;第三步建立“岗位聘任制”,打破行政事业身份界限,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建立“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绩效激励机制,设置“攻坚先锋奖”“改革创新奖”,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通过改革,力争使管委会工作人员减少30%,但企业服务响应速度提升50%,行政审批效率提高80%。
二是推进空间载体重构,以寸土必争的力度挖掘发展潜力。土地资源是经开区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开展“低效用地整治攻坚战”,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手段,三年盘活低效企业200家、闲置土地5000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对规上企业实施“六维评价”(税收、能耗、排放、研发、就业、产值),对连续两年排名后20%的企业启动退出机制;推行“标准地”改革2.0版,实现“地证同交”“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时间平均缩短6个月;创新“工业上楼”模式,建设高层级标准厂房,容积率从1.0提升至3.0,让“寸土生寸金”成为现实。通过空间重构,我们规划建设了三大特色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孵化园、数字经济示范园,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空间保障。
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构建全球网络。招商引资是经开区的生命线。我们将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建立“基金+基地+产业”招商机制,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资+项目落地”模式,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同时,设立北美硅谷、欧洲慕尼黑离岸创新中心,打造“全球招商网络”,实现“海外孵化、国内加速”。在招商策略上,推行“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建立“项目秘书”制度,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流程服务。特别是针对外资项目,我们将设立“国际营商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签证、通关、外汇服务,让更多“金凤凰”选择经开区、扎根经开区。通过模式创新,我们力争三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行业领军企业20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
四、坚守初心惠民生,以共建共享厚植为民情怀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我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三心工程”为抓手,用真情实意书写温暖答卷,让经开区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实施“暖心工程”,以精准服务筑牢民生底线。产城融合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未来三年,我们将投入50亿元专项资金,系统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公共服务补短、人居环境焕新”三大行动:在交通领域,新建5条园区循环专线,打通3条断头路,实现“30分钟通勤圈”全覆盖;在住房保障方面,高标准建设30万平方米国际人才社区,配套共享办公空间、社区食堂、健身中心等设施,让人才“拎包入住、安心创业”;针对老旧园区“脏乱差”问题,启动10个片区改造工程,通过立面刷新、管网升级、智慧停车改造,让传统园区焕发新生机。特别聚焦企业职工“急难愁盼”,我们将引进北大附中、省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经开区实验学校,设立企业职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让“新经开人”不再为子女教育奔波。同时,规划建设邻里中心、社区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