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值此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恰逢5月12日至18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今日,我们汇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意义深远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履行的关键职责。借此契机,我谨代表X市应急管理局,向长期以来对防灾减灾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向那些奋战在防灾减灾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一、充分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防灾减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一场地震、一次洪水、一场火灾,都可能瞬间夺走无数人的生命,给家庭带来 ……略…… 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安全宣传教育体验基地,普及防灾避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技能。
(二)X市所面临的挑战。一是从自然环境来看,X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暴雨、洪涝、台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且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二是从城市发展来看,随着X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各类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日益复杂,一旦发生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更加严重。三是从社会层面来看,部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仍然淡薄,对灾害的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是从工作自身来看,我们在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应急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扎实做好2025年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一)强化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地震、地质、洪涝、火灾等各类灾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隐患清单和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对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力度,确保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将灾害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灾害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手段,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灾害应对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调联动,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一旦发生灾害,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三)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优化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根据不同灾害类型和救援需求,配备先进适用的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保障水平。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性和专项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宣传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竞赛、制作宣传视频等,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_,采取更加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宣传,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社区教育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大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和农村的防灾减灾能力。推进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和灾情评估的信息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