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形成吸引聚集各类人才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制度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持续为基层减负,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XX县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镇(街道)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人员管理的五个办法》,进一步优化镇街机构人员设置,着力破除基层编制类别、人员身份、激励保障等方面的障碍,不断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取得了一定成效。202x年6月份,XX县代表XX市顺利通过机构改革省级评估,有关工作做法得到中央、省委机构编制主管部门肯定认可。
改革编制管理办法,破解“人岗错配”的难题。探索“县属、镇管、镇用”派驻人员编制管理新模式,赋予镇街更多用人管理权、任免建议权和编制调配权。一是定编更精准。加强派驻机构在编人员实名制管理,从严入编 ……略…… 拔任用干部既可调任至镇街,也可在派出单位任职,真正将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比如,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姜楼管理所干部刘某熟悉行业政策,推荐提拔其担任中心所负责人,由股级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为其干事履职提供了更广阔平台。该同志到岗后,充分发挥业务熟悉的优势,推动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620亩,保障落地新招引项目21个,较好地解决了中心所服务的3个镇办“沿黄县区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政策约束,有力促进了相关镇域经济发展。
改革考核评价办法,破解“人才识别不够精准”的难题。在派驻人员考核评价、等次确定、人事调整方面,进一步提升镇街话语权,确保基层扛得动责、调得动人、推得动事。一是优秀等次向一线倾斜。将派驻人员“优秀”等次名额单列,由全县统筹解决,不占用镇街和派出单位指标,并打破派驻部门垄断,由镇街统筹使用,推动优秀等次由“普惠式”向“精准式”转变,着力解决派驻机构工作人员获得优秀等次“人多几率大、人少几率小”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派驻人员210人,202x年度核定“优秀”等次52人,同比增长67.8%。二是考核评价向一线延伸。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将测评范围由原先的派出机关主导测评,改由镇街主导测评,并将被考核人员的服务对象也纳入其中,更加突出群众意见的分量。三是结果运用向一线扩展。将考核结果作为被考核人员“评先树优、提拔任用、晋升职级等级”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的评判标准。比如,改革前,连续10年未能获得优秀的县统计局派驻李庄镇负责人员周某,在改革之后的年度考核中成功胜出,成为本次改革首批获益人,更加激发出其干事热忱。去年以来,该同志牵头完成辖区内26家绳网小微企业成功升规纳统,单项工作实现翻番,在推动XX绳网产业获批省级新型绳网特色产业集群基础上,李庄镇也成功入选省级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
改革职级晋升办法,破解“干好干孬一个样”的难题。建立健全“能者进、优者奖、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引导派驻人员主动融入镇(街道)中心工作,提升服务效能。一是统筹评优盘子。大力倡树“干多干少不一样”的用人导向,将全体派驻人员纳入全县编制管理盘子,统筹核定派驻人员职级和等级晋升数量,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予以优先晋升职级。202x年以来,共为23名派驻人员晋升职级(等级),同比增长43.5%。二是拓宽晋升渠道。提高派驻人员职级职数占比,将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比例、七级职员和八级职员比例提高调整至80%,打通职级晋升“绿色通道”。比如,XX县孙武人民法庭原庭长解某,27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法庭,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500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一审案件发改率等为民服务核心指标,始终保持市县前列,被表彰为XX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享受本次职级改革政策后,该同志晋升为县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正科级)、四级高级法官。像该同志一样,3年以来全县有35名派驻镇街、工作优秀的干部实现职级晋升,在全县营造了创先争优、担当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放大晋级效果。派驻人员晋升职级(等级)后,原则上两年内不调离本岗位,让派驻人员既有干头、又有奔头。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