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与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所要遵循的立场观点方法相契合,即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以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自觉,坚持守正创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以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坚持系统观念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坚持胸怀天下以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立场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就是要始终做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主体权益。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新时代最鲜明最彻底的表达。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即坚持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性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既旗帜鲜明讲党性,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也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略…… 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性的自信。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悠久的民族发展史、灿烂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自信自立的文化根源,是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遗产、精神条件以及强大的精神力量。自信自立也体现为对中华文化开放包容性的赞扬。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很好地实现了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深刻体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自立的重要源泉。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时代化。
(一)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之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才能更好引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守正是根本,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二)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时代化之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不断追求、揭示、笃行真理的过程。因此,在守正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才是科学理论保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更好改进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就是发展,要求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时代化,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
(一)问题导向要求善于发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增强问题意识,要科学认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传统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乱象频出,新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网络阵地问题多发,特别是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发展中的技术优势,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其意识形态的新“殖民地”。此外,主流意识形态出现的泛化、淡化现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不接地气”,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网络领域意识形态乱象丛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形成了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的复杂局面。
(二)问题导向要求长于解决问题。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要有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针对主流意识形态泛化、淡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针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不接地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针对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噪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针对网络领域意识形态乱象丛生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通过对不同领域出现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及时制止和纠正,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有效回答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协调推进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一)坚持系统观念,要做到前瞻性思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一重大论断对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系统性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搞历史虚无主义……这是前车之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极其富有前瞻性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坚持系统观念,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党、全军、全国工作中占据的极端重要的地位。
(二)坚持系统观念,要做到全局性谋划。坚持系统观念,要善于把握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是国j-a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全局性谋划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国j-a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j-a全观”,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国家大战略。通过成立中央国j-a全委员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j-a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a全法》,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全局高度谋划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将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到国j-a全的高度,与国家政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