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红花岗区以“理论宣传二人讲”为引擎,发挥资源、路径、阵地三大优势,用好用活“四讲四力”抓手,讲清思想、讲明政策、讲活变化、讲好传承,进一步提升理论引领力、服务保障力、干事向心力和红色源动力,不断推动“理论宣传二人讲”走深走实,不断增强基层理论宣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效性,以高质量的理论宣讲工作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讲清思想,提升理论引领力。紧紧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这个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理论宣传二人讲”引领工程,制定印发《区“理论宣传二人讲”工作方案》,统筹整合_内外资源,结合地域位置、行业特点和专业特长,采取一个平台“孵”、两个类型 ……略…… 39个,吸收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人员等12名“新乡贤”加入“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队伍,把宣讲课堂搬到农家小院,把理论宣讲搬到群众身边,巧用赶集日、农闲时等契机,开展宣讲活动7场,有心、有情、有味地把惠民政策传递到党员群众的心坎中。
三、讲活变化,提升干事向心力。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以新时代伟大变革为主线,以“理论宣传二人讲”为载体,讲好红城高质量发展故事。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聚焦稳经济、促发展,解民忧、纾民困,转作风、优服务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大背景”,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政治生活馆、农家书屋等宣讲阵地,灵活采取“讲一段理论、听一个故事、看一幅图画、赏一张照片、诵一封家书、唱一首歌曲”的“六个一”宣讲方式,讲活共同富裕的X故事,讲活高质量发展的红花岗故事,讲活环境改善的红花岗故事。深挖活用红色资源“精神富矿”和“力量源泉”,在线上创作《匠心向党传非遗》《一条老街的峥嵘岁月》《巧折纸船献给党》等短视频宣讲作品25个,供“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队伍选用。在线下创编小品《橘子红了》、歌曲《老城记》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讲作品,“理论宣传二人讲”的“文艺范儿”让党员群众从新时代伟大变革中看见“真”、感受“善”、发现“美”。
四、讲好传承,提升红色源动力。作为遵义会议会址的所在地,红花岗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托,聚焦“红军山下讲长征·会址楼前学党史”生动主题,用好用活各类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等直观、具体、鲜活的思政教育阵地,整合打造政治生活场所25个,开发红色体验精品路线4条,精心设计“理论宣传二人讲”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宣讲,切实将红色文化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理论宣讲“活教材”。向“融”而行,“云端”传播,同步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云宣讲6场,总浏览量近20万人次,实现“一人线上宣讲,万人线下共享”的生动局面。灵活运用“四美”(美文、美图、美屏、美声),线上推出“理论宣传二人讲”微宣讲《“X”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红城答卷”》等多部宣讲作品,构筑了从“指尖”到“身边”的立体宣讲矩阵。“移动宣讲+现场体验+文艺演绎+互动交流”的沉浸式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源源不断为“理论宣传二人讲”注入红色动能。
“四讲四力”推动“理论宣讲二人讲”进万家润民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力量。区充分发挥“四讲四力”优势,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一、注重形成鲜活、饱满的宣讲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红花岗区用好《“理论宣传二人讲”操作指南》,把宣讲对象作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理念,推进宣讲“需求侧”和“供给侧”辩证统一,采取“三访三问”工作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讲什么”和“听什么”有机结合,量身定制宣讲内容,闭环运用《宣讲评价调查问卷》,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理论宣传二人讲”的热情。
二、注重锻造全面、广泛的宣讲队伍,变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